湖南法治報訊 通訊員 吳楊慧
丈夫去世 10 年后,妻子拿著債務人 30 多年前給丈夫出具的借條復寫件,借款還能要得回嗎?近日,桑植縣人民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1986年至1988年6月期間,張三多次向李四借款用于生意周轉,1988年8月8日經(jīng)雙方結算,張三將給李四出具的三張借條匯總后重新出具了一張金額為10615.36元的新借條,新借條載明了借款總額、借款的由來以及還款計劃。2012年李四去世。2022年10月,李四妻子王某找到張三要求償還借款,張三給王某支付了10000元。2024年1月,王某再次找到張三要求償還借款未果,訴至桑植縣人民法院要求張三支付本息共計42825.11元。
張三辯稱:案涉款項系與李四合伙做藥材生意,早已用藥材給李四抵扣,當時李四稱借條已丟失;且借款已過訴訟時效,不應得到保護;2022年給王某轉賬10000元只是因人道主義及息事寧人。
法院經(jīng)依法審理后認為,1988年8月8日張三將前期欠款出具的借條金額進行匯總后重新出具借條的行為應理解為換據(jù),李四向張三主張權利后,張三因暫未收回資金,故重新出具借條并承諾盡快還款。因借條未約定明確的還款時間,故借條出具之日視為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之日,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結合10615.36元在1988年屬于大額借款,確定寬限期為主張權利后普通訴訟時效兩年較為適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即訴訟時效自1990年8月8日開始計算。在債務人長達三十余年未償還的情況下,債權人未采取合理行動主張權利,而王某也未舉證證明本案有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雖然張三在2022年10月有給王某轉款的行為,但王某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張三有清晰、明確的意思表示同意償還全部借款的行為,故該1萬元只能視為張三自愿償還1萬元的債務,不能視為同意償還全部借款及利息。故張三提出訴訟失效已過的抗辯事由成立,判決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王某向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后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法官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百八十八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權利也有“保質期”,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遇到權利受到損害時 ,我們要妥善保留好主張權利的相關證據(jù),及時、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
- 臺風“丹娜絲”將會給湖南帶來哪些影響
- 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學子赴冷水江開展綜合科技服務,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 百年大黨何以無往而不勝——寫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4周年之際
- 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閉幕 王滬寧主持并講話
-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公布
- 國家禁毒辦:列管尼秦類物質及12種新精神活性物質
- 沈曉明圍繞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開展“十五五”規(guī)劃專題調(diào)研
- 王一鷗在全省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現(xiàn)場會上強調(diào) 不斷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